自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率印度公民党(印人党)在印度公民院(下院)大选中大胜上台执政以来,被以为是印度教右翼“母体”的国民自愿服务团(RSS)日益遭到重视。本年10月15日,RSS“最高首领”(Sarsanghchalak)莫汉·帕格瓦特宣布一年一度的“十胜节说话”,这也是RSS最重要的年度方针宣示。
在本年的说话中,帕格瓦特一方面再次以长段说话着重少量教派与印度教社群同属一个文明,有一起的先人,还专门列举了哈桑·梅瓦蒂(Hasan Khan Mewati)、哈基姆·苏尔(Hakim Khan Sur)、阿什法库拉·汗(Ashfaqullah Khan)等南亚穆斯林历史人物作为“榜样”;另一方面,他也就“人口问题”宣布观点,照应了印度教右翼近来“爱情圣战”(Love Jihad,指控穆斯林男性致力于蛊惑其他族群女人,以扩张其教派实力)等针对穆斯林的教派主义鼓动。在同一次说话中呈现的明显比照引起了一些印媒的重视。事实上这种比照隐含着政治印度教右翼既有发起途径与印度国家办理需求的磕碰。
介入敌对、鼓动敌对:印度教右翼扩张实力的“法宝”
印度教右翼政治发起的中心逻辑是介入敌对并鼓动敌对心情,近来来印度国内政治的两个热门作业能够很好地阐明这一点。
首先是产生在阿萨姆邦达朗县(Darrang district)西帕哲哈尔镇(Sipajhar town)的恶性暴力作业。9月23日,一群印度武装警察在企图驱赶“不合法移民”的过程中开枪射杀了两名农人。特别是其时一名随军警记者对罹难农人施暴的视频在交际媒体疯传,引发广泛言辞斥责。
这一暴力作业的本源是当地阿萨姆“本地人”与首要是孟加拉裔的“不合法移民”之间的敌对。西帕哲哈尔镇坐落阿萨姆邦中部,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很相似埃及的尼罗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年复一年的涨落带来了肥美的土壤,支撑起了当地的种植业,但是河水定时众多与水利设备的缺少相结合,也使当地地貌变化不定。在英国殖民时期,殖民者推行了确认土地一切权以确保土地税收入的方针。但是,当地河水定时众多带来的地貌改动使得固定的“土地一切权”难以维系,这也使 “本地人”与自殖民时期迁入的孟加拉裔经常因土地问题产生纠纷。
两边的敌对跟着西帕哲哈尔镇日益卷进商场经济和钱银经济日益升温。在20世纪80年代阿萨姆邦骚乱期间,该地便是热门区域之一。不过,这一轮骚乱的首要参与者是城市中产阶级,乡村地区受冲击较小。但是自1991年印度发起经济自由化变革以来,跟着当地经济进一步卷进商场,乡村社会被卷进族群敌对的程度急剧攀升。当地人承受印媒采访时,特别提到了玉米作为新引进的经济作物的影响。因为玉米需求的人力投入小,经济报答又十分丰盛,这增加了“本地人”驱赶孟加拉裔并占有其土地的巴望。政治印度教右翼正是在这个节点进入,并经过将当地敌对整编入其“驱赶整个阿萨姆邦孟加拉穆斯林不合法移民”的叙事中,取得政治利益的。
2016年,印人党初次在阿萨姆邦胜选上台执政。本年,印人党政府再次在阿邦推举胜选上台,随即发布了新一轮驱赶“不合法移民”的方案,仅在西帕哲哈尔镇就方案将孟加拉裔从约77000比加(约10300公顷)土地上驱赶出去。
西帕哲哈尔镇的事例生动展现了殖民者的法权结构怎么埋下了当地的敌对,而在资本主义深化开展释放出贪欲的效果下,这种敌对又是怎么升温的。
近来印度国内政治另一个热门,即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毒品-爱情圣战”骚乱则成为全球化布景下不均衡开展导致敌对晋级的典范。
9月下旬,喀拉拉邦一位叙利亚-马拉巴尔天主教教会(Syro-Malabar Catholic Bishop)大主教一段布道录音传出,他宣称当地穆斯林正在对其他集体发起“毒品-爱情圣战”(Narcotics Jihad,指控穆斯林男性不止经过爱情,还以毒品为东西蛊惑其他族群妇女),这也被以为是当地高档宗教领导人历史上初次揭露宣布“仇视讲演”。
伊斯兰教传入喀拉拉邦能够追溯到公元7世纪,相关研讨显现,其首要途径是平和的交易和文明交流。喀拉拉邦一带也向来是多族群杂居,依据2011年人口普查,当地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徒别离占比约54.7%、26.5%、18.3%,几百年来风平浪静。
那又是什么导致了当地敌对的升温?许多印媒剖析都指向了全球化的影响。一方面,“9·11作业”以来,美西方推进的全球“伊斯兰恐惧症”带来冲击,这对当地基督教社群的影响特别大。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不均衡开展,使叙利亚教会感到了“要挟”。
传统上,叙利亚教会社群在喀邦居于政治经济社会上的优势位置,归于这个教派的基督徒也被以为源于南布迪里(Namboodiri)婆罗门种姓。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喀邦穆斯林到海湾石油富国打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并使喀邦穆斯林企业家集体不断鼓起,从而增加了穆斯林集体在喀邦的政治话语权。叙利亚教会与印度教右翼在此布景下挨近。而在叙利亚派主教“仇视言辞”作业后,全国范围内的印度教右翼也很快给与支援,喀邦也掀起了叙利亚派基督徒对穆斯林企业的抵抗浪潮甚至产生打砸作业。
搞作业仍是处理问题?印度教右翼扩张 “极限”凸显
以上两个事例正是印度教右翼快速扩张途径的生动描写。伴跟着经济增加和全球化的深化,印度经济社会开展不均衡、不充分日益凸显,印度社会也日益遭到源自外部的经济危机、文明抵触等的影响。在印度社会教派、种姓、族裔高度多元的语境下,社会敌对往往反映为各社群之间敌对心情的晋级。
以灵敏方法介入各个敌对抵触,并将其“整编入”印度教右翼的巨大叙说之中,标记出“身边的敌人”从而鼓动敌对心情,正是政治印度教实力扩张的法宝利器。这也能在必定程度上解说,为什么自1991年经济变革发起以来,印度教右翼的实力能够不断脱节“边际”身份,逐步走向政治舞台中心。
但是,印度社会的特性,也使得有用办理离不开各个社群的调和与协作。很显然,印度教右翼的理论家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很早就敞开了理论上的探究,企图转向文明民族主义。RSS“最高首领”莫汉·帕格瓦特在本年十胜节讲演中有关印穆同宗的说辞,不只仅是政治宣扬,也表现了这个安排在认识形态理论作业方面长时间、一向的尽力,即企图以文明民族主义整合印度社会。
这也不是帕格瓦特初次宣布“亲善穆斯林”的言辞,7月4日他就曾宣称“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两者其实没有差异,是一体的。一切印度人都有相同的DNA,不管归于什么教派”。但是,帕格瓦特照应印度教右翼内教派主义鼓动的有关“人口问题”说话,也凸显了印度教右翼政治发起与扩张的既有途径与印度社会办理需求的磕碰。
跟着印度教右翼从边际不断走向政治舞台中心,其政治发起敞开的继续“内战”状况与办理所需求的调和安靖之间的敌对日益凸显。以印度教右翼首要针对的穆斯林为例,这个集体在印度到达近两亿之众,占印度总人口的约14%。在与如此巨大的族群进行继续不断“内战”的状况下,印度又该怎么完成开展与办理呢?何况将杂乱的社会经济问题都“转化”为族群、教派间的敌对,也无助于问题的处理。以上文西帕哲哈尔镇为例,归纳各个印媒报导能够看出,当地水利设备短板凸显,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备建造、变革不适宜当地状况的法令一切权结构显着是更久远的问题处理之道。挑选“拉一打一”、扩大敌对心情来获取政治利益则无助于问题的真实处理。
但是,政治印度教右翼事实上在急进化道路上现已“根深蒂固”,其内部急进实力现已“尾大不掉”,急进化程度也不断晋级。以印人党为例,在20世纪80—90年代,尚是瓦杰帕伊等“温和派”占领导位置;2014年,急进派的莫迪中选印度总理;2017年,身世印度教寺庙住持的约吉·阿迪蒂亚纳特成为北方邦首席部长,标志着印人党的急进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际印度教大会(VHP)对印人党和整个印度教右翼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在印度教右翼政治光谱中,VHP无疑代表着最保存、最急进的派系,其掌握着印度北部的印度教寺庙网络。在2018年年末一轮当地推举中,正是VHP的抵抗,使印人党在拉贾斯坦邦和中心邦失掉政权。本年3月,印人党在北阿坎德邦的首席部长又因为VHP的抵抗而被调换。帕格瓦特7月宣布有关“印度教徒和穆斯林DNA相同”的言辞后,也遭到了VHP实力的揭露对立。与VHP联系严密的急进右翼政客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例如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便是当下印度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被以为在印度教右翼内位置仅次于总理莫迪、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和RSS“最高首领”帕格瓦特。
自2014年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教右翼现已深入改动了印度的政治生态,使之进一步极化、右倾化。但是,印度教右翼扩张的“极限”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印度教右翼本身不断急进化的建议现已越来越不能容纳印度多元、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例如本年5月印人党在西孟加拉邦推举中遭受惨败,“文明抵触”就发挥了必定效果,如孟加拉社会喜爱吃鱼,而急进印度教右翼则企图强推素食。再比方当下印度教右翼建议寺庙由独立教会办理,这就与印度南部达罗毗荼社会悠长的寺庙国有化传统相悖。
另一方面,印度教右翼介入敌对而不聚集问题的做法,不只破坏了社会调和安稳,还使得社会无法聚集真实的问题。这方面的影响也相同外溢到了印度交际方针范畴。例如,在阿富汗呈现严重变局的当下,印度就因为其国内急进的反穆方针而失掉了交际灵敏性,在阿富汗问题上堕入空前的被迫。
对华联系也是明显例子。10月10日,中印第十三轮军长级商洽无果而终,11日清晨西部战区宣布声明,指出,“中方从保护中印两国两军联系全局动身,为推进边境形势平缓降温做出了巨大尽力、充分表现了诚心,但印方仍坚持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的要求,为商洽增加了困难”。
从印度国内政治的视点看,正是印度教右翼实力长时间“持之以恒”地反华宣扬,使其在反华问题上现已进退两难。当下,动力、化肥与粮食价格暴升,印度国内通货膨胀不断攀升、经济复苏遭受疫情严重冲击,而阿富汗-克什米尔-旁遮普一线安全压力又不断攀升。在这种布景下,印方还继续对华提出不合理要求,并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在中印鸿沟投入很多本可用于国内开展的资源,堕入一场很可能长年累月的“消耗战”。这些都能够说是印度教右翼政治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正如我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建立72周年视频座谈会上指出的,中印天伦之乐、携手协作,不只事关国际五分之二人口的未来和福祉,也对亚洲甚至全球具有重要意义。印度方面有必要做出改动,与我国一道携手尽力,推进两国联系重回正轨。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联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讨生)
(本文来自汹涌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汹涌新闻”APP)